【王祝年】让海南花草支撑南药事业

  作者: 办公室(党委办公室)   来源: 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日期: 2022-02-25   点击:        打印  ] 我要分享

在儋州宝岛新村,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所(下称品资所)研究员王祝年,掌管着一个占地300亩的热带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圃,这是我国唯一的热带药用植物种质保存地。

这里不停地制造着奇迹:成功培育我国宣布已灭绝80年的爪耳木,收集到比我国药典规定国标高出9.12倍的姜黄品种;

这里有如雷贯耳的药用植物:穿心莲、胖大海、两面针、广藿香、艾纳香,中国人知其名,却很少有人知道它们是热带植物,盛产地在海南;

这里是王祝年来海南36年的心血凝结。专攻南药17年来,他带领团队,以平均每两天研究一种海南药用植物的速度,推动着海南南药产业快速发展。

一、独辟蹊径 开启海南植物药用研究

王祝年是新疆奎屯人,兵团二代。高考时凭高分考入兰州大学,报的是核物理专业,可展开录取通知书却是植物专业,专业被调剂!“那时候,一心想报效祖国,要学高端前沿学科,哪有心思侍弄花花草草。”王祝年闹专业情绪,一闹就是一学期。

后来,气消了,他开始认真学习植物。学霸的特质,学啥都能持之以恒,学出名堂。

1985年,王祝年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那时候的天之骄子,有太多选择,可他决定来海南工作。“原因很简单,海南是植物丰富地区,在海南工作能学以致用。”

那年8月,接到中国热科院前身——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的“offer”,王祝年从新疆启程,耗时八天八夜,到达儋州宝岛新村。“一路上很艰辛,钱被偷了,在广州还露宿街头,到了海南,感觉像到家一样。”

刚入职,正赶上国家第三次中药材普查,王祝年跟着老教授开始野外考查。

紧接着,迎来“七五”全国种质资源普查,王祝年5年时间考查了1000多种热带药用植物。

两次大行动,五六年时间,王祝年几乎长年在野外工作,他寻找触摸,采摘记录着海南植物,熟悉了解它们的药用价值。

就这样,王祝年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底子。“我喜欢野外工作,并不觉得苦。眼前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在大西北从未见过,大学课本里也没学过。”回忆当年,王祝年印象最深的,是在白沙鹦哥岭腹地发现一棵树龄500年的海南粗榧,俗称红壳松,那是生长极慢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我当时在热作所,就是现在品资所的前身,团队科研气氛非常好,同事们一起野外作业,发现新物种,记录着各种新发现,野外工作的科研人员都爱喝酒,酒后放声高歌,快意自在。我彻底爱上这份工作,爱上海南。”

2003年,热作所合并多个单位,成立了品资所,南药研究室同步成立。品资所第一次开始成体系、有步骤地研究南药,朝着产业方向推动南药发展。

经过十几年积累,对热带药用植物胸有成竹的王祝年挑起这副担子,带领团队展开研究。

二、17年来 平均每两天研究一种海南药用植物

王祝年首先着手打造热带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圃,收集海南与全球热区的热带药用植物,着手保护和高效利用,系统开展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

专业平台成立,很快有了令中国植物界惊喜的新发现,团队在乐东发现了爪耳木的踪影。它已经80年没有出现过,被《中国植物红皮书》确认灭绝,成为我国唯一绝灭级植物。

团队对仅有的5株爪耳木采种引种,成功培育出23株。记者采访当日,在种质资源圃中的一处保密基地见到了它们,占地半亩地大小,恰巧处于花期,赤果粉花,花果同株,生机勃勃地生长着,已无灭绝之虑。

除了收集海南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团队还将目光洒向全球热区,不久又在全球公认的药用植物姜黄身上,取得重大成功。

王祝年拿起研究室自制的姜黄粉与一瓶胶囊,“姜黄是全世界公认的保健品,它具有抗癌、抗氧化、降血脂功效,全球科研人员每年都会挖掘出它的新用途。”

团队从东南亚及我国南方省区收集了100余种姜黄种质资源,研究发现其中一种的姜黄素远远超出《中国药典》规定的1%含量,是国标的9.12倍,而且特别适合海南栽培!

自2003年以来,王祝年带领团队,调查整理了海南岛药用植物253科3025种,发现海南特有新物种3个,研发功能性产品200余种。平均每两天研究一种海南药用植物的速度,推动了海南南药产业快速发展。现在,海南已有30多种药用植物形成产业。

在这里,海南民间口口相传的药用植物得以系统研究,科研人员寻找到高效栽培与繁育技术,为海南种植南药提供种苗与技术,药效得以提升,应用也更加高效。

“南药的潜力值得下大力气挖掘,一种南药可以养活几个药厂,一株作物可以支撑几个企业。”王祝年告诉记者,这几年南药研究室深挖海南牛大力,配合药企进行产品研发,药品不仅可以强筋骨壮腰肾,补虚润肺,现在发现治疗顽固性咳嗽的效果非常好。

近年来,在王祝年带领下,南药研究室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培育了两个益智国审新品种,一个牛大力新品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业农村部众多资源保护项目、海南重大专项课题等160多项。

一路走来,王祝年从青涩的大学生成长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海南省领军人才、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作为第一完成人,团队南药研究成果两度获得海南科技进步一等奖。对槟榔的高效栽培与加工利用研究成果,获得海南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大健康产业 要科学地推动南药发展

十几年前,王祝年就槟榔产业发展向省里递过报告,现在回头看“准得很”。2019年底,王祝年执笔,拟定2020年-2030年《海南省槟榔产业发展规划》,“在我们能看到的时间段里,槟榔是海南总产值第一的热带经济作物,成为海南230多万农民,尤其是偏远山区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海南要大力发展这一无竞争悬念的独特产业。”

药用植物是结合一二三产业的工作,是大健康产业。南药研究室科研力量布局已就位,资源、中药、化学、药理科研力量全部配齐,当下的重点工作,是要把海南草豆蒄发展成第二个益智。

“把一株草变成一片药不容易,别看我们推动的产业多,但否定的更多。南药产业必须在科研前提下,谨慎地围绕产业链做研究,科研人员要为政府提供参考,帮助企业躲坑。”

36年前,王祝年在海南野外科考时,墨兰遍地都是,现在难觅踪影,“与海南植物打了一辈子交道,离不开了。会一辈子为海南保存珍贵植物,挖掘更多药用植物,让热带植物更好地服务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