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常年蔬菜基地建设,切实提升农业生产效益,5月23日,中国热科院品资所在琼中县营根镇那柏村常年蔬菜基地成功举办“常年蔬菜良种良法技术培训与现场观摩会”。会议由品资所冬季瓜菜中心主任刘子记研究员主持。
本次培训会聚焦筛选和推广耐湿热常年蔬菜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旨在增强当地农业技术人员及种植户应对特殊气候条件下的叶菜种植能力,推动蔬菜产业提质增效。
品资所秦于玲副研究员介绍,观摩会共展示了15类51个耐湿热叶菜品种,包括菜心8个、芥菜7个、黑叶白5个、空心菜5个、白菜类5个、青梗菜5个、上海青4个、苋菜4个、快菜2个和其它特色蔬菜6个,通过现场评价和测产,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15个,适合在琼中县夏秋淡季种植,为当地蔬菜种植结构调整提供了更多优质选择,并对15个优良品种的特性和种植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同时,观摩会还集中示范了叶菜轻简化栽培技术、叶菜土壤改良技术、叶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3套配套栽培技术。这些技术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模式、生态友好的防控手段,既降低了劳动强度,又保障了蔬菜的产量与品质,契合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理念。
培训会采取“理论讲解+田间观摩”的形式,品资所刘维侠副研究针对高温高湿环境下叶菜种植的关键技术要点进行了“耐湿热常年蔬菜品种推介与配套栽培技术培训”,解答了农户在实际种植中遇到的难题,并发放了叶菜种植品种和技术的技术小册子。参训人员深入基地田间,直观感受新品种长势及技术应用效果,种植户纷纷表示,这些新品种表现优良,配套技术实用,对提高产量和收入很有帮助。
琼中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培训会是中国热科院与地方合作推动科技兴农的生动实践,通过新品种的推介与新技术的推广,将进一步优化当地蔬菜种植结构,提升蔬菜产业的科技含量与市场竞争力,为乡村振兴战略在琼中县的落地落实、促进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琼中县农业农村局相关领导、科技人员,中国热科院环植所、海南省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土壤研究所、海南省农业学校、琼中县各乡镇农业分管领导、农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乡镇基层农技人员、菜篮子公司、种植大户等60余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