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布)木薯生产与加工技术海外培训班在示范中心隆重开班

  作者: 刘少珊、周斌   来源: 科技处  日期: 2025-09-19   点击:        打印  ] 我要分享

当地时间2025年9月15日,由中国商务部和刚果(布)农牧渔业部共同主办、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承办的“刚果(布)木薯生产与加工技术海外培训班”在布拉柴维尔中国援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CDTA)正式开幕。刚果(布)农牧渔业部部长恩戈博·保罗·瓦朗坦、总统农业事务顾问翁古阿拉·保罗·拉斐尔、中国驻刚果(布)大使馆农业秘书周舫群、中国热科院副院长李积华、中国热科院品资所副所长徐立,以及刚果(布)农业部门官员、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等国际机构代表、印度驻刚果(布)大使等多国驻刚外国使节、专家和学员等百余人出席开班仪式。

315eaa0a0aed52d9ad8a0fc35c3ded4.jpg

开班仪式上,恩戈博·保罗·瓦朗坦部长发表主旨讲话。他首先对中方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强调本次培训是两国农业合作深化的重要体现。他指出:“此次培训不仅是技术的传递,更是刚中两国深厚友谊与共同愿景的生动实践。自示范中心落成至今,刚中农业合作始终基于互信与共赢,本次培训将进一步推动刚果(布)农业现代化进程。”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李积华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培训聚焦木薯、玉米和大豆三大作物,是中国热科院积极响应中刚农业科技合作共识的具体行动。他介绍了中国热科院在木薯育种、栽培及加工技术方面的科研优势,并特别介绍了来自中国热科院张振文研究员、上海市农科院秦涛博士、广西农科院曹升副研究员等10余名高水平专家组成的授课团队。李积华强调,中国不仅是热带农业科技强国,也是全球热带农产品的最大消费市场,他建议刚果(布)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在农业科技和农产品贸易领域的全面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据悉,本次培训为期17天,内容涵盖木薯、玉米和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采后加工等核心环节,采用理论教学与田间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旨在提升学员的综合生产与加工能力。学员包括刚果(布)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合作社代表及加工企业技术人员等60余人。


中国援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CDTA)作为中刚两国政府共同支持建设的重大农业合作平台,自成立以来已成功实施多期技术培训与示范项目,有效推动了当地作物品种更新与生产方式转型。


本次培训班的启动,标志着中刚农业合作正由单一技术输出向全产业链能力建设深化拓展,为推动刚果(布)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作为落实中非合作论坛计划的具体行动,本次培训班践行“授人以渔”理念,通过系统化的技术传授与人才培养,为非洲农业现代化提供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中刚合作正在迈向全产业链共赢的新阶段,必将为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贡献新的力量。


本次培训班受到刚果(布)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刚果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开班仪式进行了现场报道。